近红外II区荧光成像(NIR-II,1000-1700 nm)具有成像穿透深度深、空间分辨率高、信噪比高等优点,在生物成像领域被广泛关注,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。随着NIR-II荧光成像技术的进步,高效荧光探针的缺乏逐渐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。目前,基于聚集诱导发光(AIE)技术的设计理念:“结构扭曲+分子转子”,多种高性能NIR-II染料分子被相继报道,极大的促进了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发展。然而,大多数分子设计策略依赖于理论计算结果,难以精确表征分子构型及分子间相互作用。
为解决该问题,近日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唐本忠院士与吉林大学李媛媛教授、浙江大学钱骏教授、复旦大学陆雪峰教授合作,通过分子晶体工程调控,阐明了NIR-II 荧光团的结构-功能关系,在《ACS Nano》期刊上发表题为“Molecular Crystal Engineering of Organic Chromophores for NIR-II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Function” (DOI:10.1021/acsnano.1c11424) 的文章。
作者采用调控给/受体相互作用策略,包括给/受体距离和给/受体强度,逐步将染料分子的发射峰调控至1400 nm。作为概念验证,作者首先选用二噻吩并苯并吩嗪(TBP)为平面型强吸电子受体,与强电子给体三苯胺 (TPA) 相结合,所得 TBP-b-TPA 仅在 688 nm 处显示最大发射。通过缩短 D-A 距离(去除 TPA 中的苯基单元),得到的带有二苯胺 (DPA) 单元的 TBP-b-DPA 的发射峰红移至 748 nm。值得注意的是,强电子供体二芴胺(DFA)被接枝到 TBP 单元上,以进一步增强 D-A 相互作用。所得 TBP-b-DFA 荧光团在 888 nm 处显示发射峰,尾部延伸至 1400 nm,有利于 NIR-II 生物成像。
紧接着,作者通过单晶构型解析验证材料构效关系。首先,单晶结构确定了分子的扭曲构型,TBP-b-TPA,TBP-b-DPA,TBP-b-DFA的二面角分别为29º,74º,73º,有效的证明了位阻效应会扭曲分子构型。此外,分子的堆积方式,例如二聚体、多聚体,也会显著影响固态发光效率。总体来说,扭曲结构(二面角~70°)和松散堆积模式(分子间距离~3.4-4.5 Å)是提高固态绝对量子产率(QY)的关键因素。通过调节供体-受体距离和供体-受体相互作用,得到结构明确的 TBP- b-DFA 荧光团的绝对 QY 为 0.4%,发射波长延伸至 1400 nm。
图3. 脑血管显微成像。低氧条件下脑血管反应性 (b-c)及血流速度 (d-f) 荧光成像及定量分析。作者将高亮度TBP-b-DFA材料组装成纳米粒子,实现了脑血管功能,包括不同条件下的脑血流量和脑血管反应性的显微成像。在低氧环境下,血管会经历短暂的收缩然后恢复到初始水平,同时,低氧环境下的血流速度也可以被准确的监测,为脑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该工作荧光分子构效关系的阐明为设计 NIR-II 荧光团提供了一定基础,此外,高亮度NIR-II荧光探针对于研究脑血管功能很帮助。原文链接
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nano.1c11424
相关进展
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。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,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,请联系邮箱:chen@chemshow.cn
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、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@chemshow.cn,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。化学与材料科学®会及时选用推送。